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说更始西都长安 东汉 · 郭兴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
陛下起自荆楚,权政未施,一朝建号,而山西雄桀争诛王莽,开关郊迎者,何也?
此天下同苦王氏虐政,而思高祖之旧德也。
今久不抚之,臣恐百姓离心,盗贼复起矣。
《春秋》书「齐小白入齐」,不称侯,未朝庙故也。
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,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,恐国家之守,转在函谷,虽卧洛阳,庸得安枕乎(《后汉·郑兴传》)
隗嚣不称王 东汉 · 郭兴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
《春秋传》云:「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,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」。
间者诸将集会,无乃不道忠信之言;
大将军之听,无乃阿而不察乎?
文王承积德之绪,加之以睿圣,三分天下,尚服事殷。
武王即位,八百诸侯不谋同会,皆曰「纣可伐矣」,武王以未知天命,还兵待时。
高祖征伐累年,犹以沛公行师。
今令德虽明,世无宗周之祚,威略虽振,未有高祖之功,而欲举未可之事,昭速祸患,无乃不可乎?
将军察之(《后汉·郑兴传》)
日食上疏 其一 东汉 · 郭兴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
《春秋》以天反时为灾,地反物为妖,人反德为乱,乱则妖灾生。
往年以来,谪咎连见,意者执事颇有阙焉。
案《春秋》「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,日有食之」。
传曰:「日过分而未至,三辰有灾,于是官降物,君不举,避移时,乐用鼓,祝用币,史用辞」。
今孟夏,纯乾用事,阴气未作,其灾尤重。
夫国无善政,则谪见日月,变咎之来,不可不慎,其要在因人之心,择人处位也。
尧知鲧不可用而用之者,屈己之明,因人之心也。
齐桓反政而相管仲,晋文归国而任郤谷者,是不私其私,择人处位也。
今公卿大夫多举渔阳太守郭伋大司空者,而不以时定,道路流言,咸曰「朝廷欲用功臣」,功臣用则人位谬矣。
愿陛下上师唐、虞,下览齐、晋,以成屈己从众之德,以济群臣让善之功。
夫日月交会,数应在朔,而顷年日食,每多在晦。
先时而合,皆月行疾也。
日,君象,而月,臣象。
亢急则臣下促迫,故行疾也。
今年正月繁霜,自尔以来,率多寒日,此亦急咎之罚。
天于贤圣之君,犹慈父之于孝子也,丁宁申戒,欲其反政,故灾变仍见,此乃国之福也。
今陛下高明,而群臣惶促,宜留思柔克之政,垂意《洪范》之法,博采广谋,纳群下之策(《后汉·郑兴传》)
上书荐郑兴 东汉 · 杜林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十九
窃见河南郑,执义坚固,孰悦《诗》《书》,好古博物,见疑不惑,有公孙侨观射父之德,宜侍帷幄,典职机密
张仲在周,燕翼宣王,而诗人悦喜。
惟陛下留听少察,以助万分(《后汉·郑兴传》,又略见袁宏《后汉纪》六)
上疏谏遗使报单于 其二 东汉 · 郑众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
臣伏闻北单于所以要致汉使者,欲以离南单于之众,坚三十六国之心也。
又当扬汉和亲,夸示邻敌,令西域欲归化者,局促狐疑,怀土之人绝望中国耳。
汉使既到,便偃蹇自信。
若复遗之,虏必自谓得谋,其群臣驳议者不敢复言。
如是,南庭动摇,乌桓有离心矣。
单于久居汉地,具知形势,万分离析,旋为边害。
今幸有度辽之众,扬威北垂虽勿报答,不敢为患(《后汉·郑兴附传》)
郎顗 西晋 · 华峤
 出处:全晋文 卷六十六
汉之十叶,王莽篡位。
闻道术之士西门君惠李守等多称谶云「刘秀为天子」,自光武为布衣时数言此。
及后终为天子,故甚信其书。
郑兴以忤意见疏,桓谭以远斥忧死。
及明章二帝,祖述此意,故后世争为图纬之学,以矫世取资。
是以通儒贾逵、马融、张衡、朱穆、崔寔、荀爽之徒忿其若此,奏皆以为虚妄不经,宜悉收藏之。
惟斯事深奥,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,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,而托云天之历数,阴阳占候,今所宜急也。
占候术数,能仰瞻俯察,参诸人事,祸福吉凶,既应引之,教义亦有著明,此盖道术之有益于后世,为后人所尚也袁宏《后汉纪》十八)
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南朝宋 · 范晔
 出处:文选卷五十
论曰:中兴二十八将,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,未之详也。
然咸能感会风云,奋其智勇,称为佐命,亦各志能之士也。
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,至使英姿茂绩,委而勿用。
然原夫深图远算,固将有以为尔。
若乃王道既衰,降及霸德,犹能授受惟庸,勋贤兼序,如管隰之迭升桓世,先赵之同列文朝,可谓兼通矣。
降自秦汉,世资战力,至于翼扶王室,皆武人屈起。
亦有鬻缯盗狗轻猾之徒,或崇以连城之赏,或任以阿衡之地,故势疑则隙生,力侔则乱起。
萧樊且犹缧绁,信越终见菹戮,不其然乎!
自兹以降,讫于孝武,宰辅五世,莫非公侯。
遂使缙绅道塞,贤能蔽壅,朝有世及之私,下多抱关之怨。
其怀道无闻,委身草莽者,亦何可胜言。
光武鉴前事之违,存矫枉之志,虽寇邓之高勋,耿贾之鸿烈,分土不过大县数四,所加特进朝请而已。
观其治平临政,课职责咎,将所谓导之以法,齐之以刑者乎!
若格之功臣,其伤已甚。
何者?
直绳则亏丧恩旧,挠情则违废禁典,选德则功不必厚,举劳则人或未贤,参任则群心难塞,并列则其弊未远。
不得不校其胜否,即事相权。
故高秩厚礼,允荅元功,峻文深宪,责成吏职。
建武之世,侯者百数,若夫数公者,则与参国议,分均休咎,其馀并优以宽科,完其封禄,莫不终以功名,延庆于后。
留侯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,郭伋亦议南阳多显,郑兴又戒功臣专任。
夫崇恩偏授,易启私溺之失,至公均被,必广招贤之路,意者不其然乎!
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,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,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,合三十二人。
故依本第,系之篇末,以志功次云尔。
偶题三首 其二 996年 北宋 · 王禹偁
五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:安徽省滁州市
郑兴亲未葬,张籍眼多昏。
何时解印绶,归去卧山村。
苏州学记元祐五年岁次庚午秋七月甲子朔建) 北宋 · 朱长文
 出处:全宋文卷二○二五
两仪定位,礼义兴矣,五教既敷,学校立矣。
礼义不可一日忘,故学校不可一日废也。
昔唐虞三代之盛,未尝不以建学严师为先务。
内则王庶子、群后、卿大夫、元士之适子,其入以齿;
外则塾党乡遂之间,其教以时。
下至于四方万国之远,皆命之为庠序,其法详矣。
故始于直宽刚简而防其失,次以歌诗音律而致其和者,此尧舜典乐所以教也。
以智仁、圣义、忠和为之德,孝友、睦姻、任恤为之行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为之艺,此周大司徒、卿大夫所以教也。
上之所以教于下,下之所以应于上,若置邮而传命也,若决江河莫之能禦也。
《书》美「万邦黎献,可以共为帝者之臣」,《诗》称「成人有德,小子犹有所造」,其材之可用如此。
盖当是时,风化行,习俗美,人人有士君子之器,虽畎亩之贱,山林之幽,亦为仁义之所渐摩,礼乐之所陶染,咸入于善。
罝兔而不忘敬,敦苇而不忍践,岂有暴乱萌于心,奸宄害于事者哉。
此建学之效也。
王道衰,礼义废,独一鲁侯能修泮宫,囚馘之献,犹不离此,邦人颂焉。
战国之际,孟轲犹历说时君谨庠序之教,申孝悌之义,终阔而不用,习大乱。
迄于秦,弃儒任法,民不知学而疾视其君,蜂起而墟秦矣。
汉方休息元元,未遑先王之教。
世宗奕奕,首善于京。
其臣有若董仲舒者为大夫文翁者为守吏,皆尚儒术,乃诏置博士弟子之员,而立学校官于郡国。
其课士必以经艺,盖士不素养则德难遽考,使因学以知经,因经以会道,庶乎有成矣。
东京内盛,三雍之仪不及于外,而郑兴、贾逵、马融、郑康成之徒继为人师,以经相授,囊括六典,六学寖明。
是以时政虽乱于上,而义士交起于下,抗节濡足,用救陵夷,汉赖以不亡者百馀年。
魏分晋弱,事不足道。
唐之文物盛矣,而尚赋以取人,世薄经术,以文辞相夸。
夫文所以宣志也,观其文则志可廋哉。
故元臣硕老,多由词科以出。
神宋受命,遏乱兴治,乘舆尝幸国庠,亲临讲席。
是时勋臣宿将并列藩镇,庠序虽未,而鸿儒硕生闻风以起。
有若戚坚素在雎水,种明逸终南,皆聚徒讲授,髦俊归之。
其后陪京方面之守臣,稍请兴学。
景祐中范文正公作学于吴,又创于润,滕子京建于湖。
庆历之盛,文正公参豫机政,而石守道、孙明复首居太学
是时仁宗天章阁,召辅臣八人,问以治要。
文正公复以学校为对,于是诏天下皆立学。
神宗之时,立三舍法,置方郡教官,皆试可而后授。
今上嗣位,申命近臣荐堪内外学官者。
方圣朝承平之久而长育之勤,虽濒海裔夷之邦,执耒垂髫之子,孰不抱籍缀辞以干荣禄?
裒然而赴诏者,不知其几万数。
盖自昔未有盛于今也。
凡命教之法,以经术观其学,以词赋观其文,以论策观其智。
所取兼于汉唐,而德行道艺之士参出乎其中矣。
然欲合二帝三代之法,使人人有士君子之器,皆在吾君相之所润色也。
始,姑苏郡城之东南有夫子庙,所处隘陋。
文正公天章阁待制守是邦,欲迁之高显
相地之胜,莫如南园。
南园者,钱氏之所作也。
高木清流,交阴环酾,乃割其巽隅以建学。
广殿在左,公堂在右,前有泮池,旁有斋室。
是时学者才逾二十人,或言其太广。
文正曰:「吾恐异日以为小也」。
于是召安定先生首当师席,英才杂遝,自远而至。
厥后登科者逾百数,多致近。
由景祐迄今五十馀载,学者倍蓰于当时,而居不加辟也。
某适忝命掌学,周视黉舍,倾陊褊迫,寒薄暑焮,诸生病之,来者无所处,乃与同僚议请南园隙地以广斋庐。
屡谂于郡守部刺史,病财用之不给。
文正之子兵部侍郎公纯礼以厚德远业见器朝廷,出自奉常制置江淮六路漕事,拥使者节过乡上冢,乃以学舍之微白公
公既即学,拜文正公遗像,延见诸生,感慨陈迹,即奏言:苏、润之学,皆先臣所建,后人久不葺,而斋室不庇风雨,讲习无所,愿给钱修广
而今太守谏议王公在润,先以润学为请。
有诏给以度牒十纸充其费,时元祐四年五月也。
前守户部刘公珵选官治役,度用赋工。
会王公自润易苏,下车三日,临视兴作,命之栽筑,填污立基,如请之素。
益以关赋之财,助以亡命之卒,完旧创新,累工逾万,期岁而告成,不以一分取于民。
公堂廓如也,廊庑翼如也。
斋室凡二十二,而始作者十。
为屋总百有五十楹,而初建者三之一。
文正公安定先生祠宇,迁校试厅于公堂之阴,榜曰「传道」。
庖厨澡室,莫不严洁。
窈然而深,旷然而明,其处也宽,其容也众。
南楹引爱日,北牖延清风,咸适其宜矣。
凡学田之佃于人而隐没者,为之括而实之;
屋之僦于市而已坏者,为之新而复之。
养士之资,由此不匮,皆太守所命也。
夫儒者,蚤暮孜孜从事于典籍,茍居处之不佚,糇粮之不丰,而责其勤难矣。
故严其宫,足其饷,所以教也。
且吴为东南都会,自泰伯三逊天下,延陵脱屣千乘,言偃以学称,严助以文著,朱、张、顾、陆,世多显者。
此诚礼义之区,儒雅之薮也。
今夫兴学以教者,岂徒贵其中程、课躐科等哉,必也为文足以贯道,为经足以通理,立于朝廷则谋王体、赞国论,仕于郡县则宣惠泽、兴事功。
其馀风所扇,犹将使人老老而幼幼,夫夫而妇妇,室有忠信,俗有廉洁。
然后知新学之作,岂专以栋宇为哉。
君子谓兵部公善述其先志,可谓之孝;
正谏公乐成于教育,可谓之仁。
唯孝与仁,于是著矣。
正谏公以道立朝,忠贞不回。
其治吴期月,吏民威其德而安其政。
昼坐郡閤,事至即决。
已而与宾客雍容笑语,沛然有馀
方学之成,吴人莫不欣悦鼓舞,望车马之来而乐芹藻之采也。
见命作记,确辞莫获,辄系之声诗,刻之隆碣,以告于后世云。
诗曰:
惟帝光宅,锡民保极
曷以臻兹,惟孝之积。
降汉迄唐,以经以文。
元臣硕老,世伟其人。
天保神宋,七圣继德。
右儒尚文,经纬九域。
肇开雍庠,周设泮序。
兴贤举能,岁几千数。
维吴有学,文正
师明友谅,俊杰绍登。
历载五纪,烝然髦士。
将圮其隘,士冈能止。
翼翼肤使,继述其先。
建言于朝,授牒易泉。
邦牧承命,以新以广
匪惮厥勤,资我教养。
高堂邃庑,环辟群斋。
潭潭其深,济济其来。
孰居是堂,勿旷厥职。
亶尔诚心,传道解惑。
凡处是斋,勿嬉勿息。
道德渊源,辞章润色。
拱把之木,长而参云。
涓勺之水,涤而流坤。
匪学之设,惟材之成。
是明是翼,永赞丕平(《乐圃馀稿》卷六。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·章专三三九,《吴郡志》卷四,《吴都文粹》卷一,道光《苏州府志》卷二四,民国江苏省通志稿·金石》卷一四,民国《吴县志》卷二六下。)
之:原无,据右引补。
知郡公挽诗 宋 · 李弥逊
七言律诗 押支韵
拾芥声名早岁驰,白头有蕴未全施。
向来茂草无留讼,是处甘棠有去思。
才术旧闻优少赣,交游剩欲赖当时。
谁知沱水歌来暮,翻作西城薤露诗。
请不行孙奭封禅议奏大中祥符元年九月 北宋 · 陈彭年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七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七○、《宋会要辑稿》礼二二之六(第一册第八八五页)
伏见判太常礼院孙奭奏议封祀,白茅止用为藉。
臣谨按《周易》曰「藉用白茅」,《春秋左氏传》曰「包茅不入,王祭不供,无以缩酒」。
郑玄注《周礼》云「以供祭之菹,亦以缩酒」。
此用,有为藉、缩酒二义也。
郑兴注《周礼》云「束立之,祭前沃酒其上,酒渗下去,若神饮之,故谓之缩」,杜预注《左氏传》云「束而灌之,以酒为缩」,郑玄注《周礼》云「缩酒,泲酒也」,又注《礼记》云「泲之以,缩去滓也」。
此则又有灌酒、泲酒二义也。
今详定仪注之初,孙奭亦言其义,但缘经典有此互文,事涉阙疑,理难臆断,是以仪注之内,两存为藉、缩酒之说。
以为宗庙之祭,有灌郁鬯之礼,故可束沃酒,学者不达此旨,又以流俗浇酹之仪,遂诸祠祭皆当束缩酒,甚为失所。
窃详《论语疏》云:「宗庙之祭,未杀牲,先酌郁鬯酒,灌地以求神」。
此则独言以郁鬯灌地,亦不指言用也。
若依郑玄之言,则为泲酒,若依郑兴、杜之言,则天地、宗庙俱渗酒也。
又《周礼》配天神祭祀用萧茅,左氏又言「包茅不入,王祭不供」,以祭言之,则通于天地、宗庙明矣。
郑兴、杜已有束沃酒之言,许氏《说文》又云「酹,啜祭也」。
此则酹酒之义,郑兴、杜预、许氏当汉、晋之世已言之矣,安得谓之流俗哉?
然而封禅之礼,前史不备,开元之制,最为详悉。
按《玄宗实录》、《唐会要》并云,其时抚州三脊茅生,上封者言齐桓公将欲封禅,管夷吾江淮间三脊茅用以缩酒,乃可封禅。
宰臣奏云:「臣等博访贡沅江最胜,已牒岳州取讫。
今称抚州,望令且进六束,与沅江相比用之」。
此时宰臣张说、源乾曜,刊撰官即徐坚、韦绦、康子元、侯行果,并该详旧典,号曰硕儒,若封禅果无缩酒之义,当时岂无駮论?
既令取充用,足验于礼昭然。
伏以沃之文,既经典攸载;
酹酒之祭,又圣朝久行。
致爵方为成礼,窃恐寅恭之志未及于宸心,改作之讥益生于舆诵。
孙奭所奏,伏请不行。
二贤赞 北宋 · 孙堪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七六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八七
鲍叔牙管仲,而齐桓以之霸;
罕虎子产,而郑国以之治。
早岁读书则熟其事,然泛泛未尝深嘉其迹。
诚以举贤援能,天下士大夫皆有是心也,且私窃怪二子之独振声于千古者何哉?
及见庞涓之贼孙膑李斯之陷韩非,虽叹士大夫之各抱器能,而徼利相屠有如是者,然亦未谓鲍、罕之为绝轨也。
洎读历代史册,见其间材均者相倾,能埒者相排,名齐者相摧,功等者相厄。
至若平津侯、萧望之,汉之名臣也,方且害董仲舒而摈斥,搆韩延寿而歼戮。
褚遂良、姚元崇,唐之良相也,方且枉诬于刘洎,挤窜于幽求。
矧操履名节之不逮四子者,其间迭相螫蠹,其可胜道也哉!
、靳之谮屈平,绛、灌之毁贾生,谅又不足怪也。
然后知鲍叔之病,管仲有不食之戚;
罕虎之卒,子产兴吾已之叹,良有以也。
世称齐之霸者,必归功于仲父
嘉郑之治者,亦归绩于国侨
殊不知管、国二子才则才矣,向使不遭鲍、罕二贤援而济之,方见君钩之雠不胜于诛,民谤之隙难逭于黜,则殒越之痛、流播之嗟不独悲于数子也,其果能树霸功而成治绩乎?
然则管、国之才,资鲍、罕然后能成其才;
管、国之绩,鲍、罕无所能致其绩。
谓管、国之才常有也,而鲍、罕之贤不常有也,是以其间或困踬而无成,或寂寥而无闻。
若使鲍叔、子皮之贤不绝于世,则管仲、子产之才接迹而出矣。
则鲍、罕之贤宜其孤耸于群流,而遗声于万祀。
故作《二贤赞》。
鲍叔居齐,罕生处郑,匪专天宠,思启邦政。
、侨之贤,或雠而囚,或晦而损。
我知其人,我念是君,欲其治强;
推之援之,弗壅弗蔽,以用其长。
惟桓霸图,心摇事违,未洞其宜。
既获仲父,乃翮乃羽,厥功用裕。
惟郑之迫,介于大国,孰持臲卼。
既复国侨,惟股惟肱,自亡而存。
隐尔飞梁,扶构之倾;
岿然巨防,遏流之横。
齐伯郑兴,匪莫营。
用知其始也,恤其屯;
匪恤其人,是恤其民。
其终也,济其勋;
匪济其人,是济其君。
然后九合之绩,由我之绩。
合四遗爱之仁,资我之仁,其仁曷伦。
后之君子,或异于是。
物害害,己利利。
功也相夺,能也相忌。
国困陵夷,身操祸机。
悠悠千祀,混混而驰。
呜呼二贤,已而已而
对谶书判(乙家有论语谶邻告其畜禁书科徒一载郡断无罪未知合否) 唐 · 嶭邕
 出处: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
幽家元苞。秘书赤制。
贾逵是擿。且未能言。
郑兴不为。孰云有学。
倘在法而斯禁。宁当刑而可舍。
丕惟斯乙。嗜学可嘉。
惠施之藏书。得蔡邕之旧业。
通德惟异。未闻北海之旌。
里仁是依。遽致西邻之责。
有论语之谶。则称私畜禁书。
天官之文。岂曰潜窥元象。
将循名以责实。何加少而为多。
役以牵傍。是非举直。
闻言是信。虽吾子之有猜。
执德不回。终匹夫之为谅。
请从郡断。以黜邻告。